《戊戌变法》说课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9/4 21:04: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9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380字。  《戊戌变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武汉市黄陂一中历史教师吴长敏。这次说课内容为人教版高级中学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七节《戊戌变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七节内容。本章包含八节内容,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挽救民族危亡。它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并对教育近代化、思想近代化产生深远影响。它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戊戌变法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以及义和团运动共同构成中国人抗争与探索这一主线。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加深对该主线知识的认识、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戊戌变法兴起背景,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戊戌变法的内容、意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2.能力方面:利用视频片段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体验历史,学会从电视剧等中提取正确的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和竞争意识、通过对具体历史事实的分析,归纳和概括,培养他们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了解戊戌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通过谭嗣同的死和康梁外逃的对比,通过对历史问题的具体分析,使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以及个人生命与个人信仰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百日维新将戊戌变法运动推向高潮,掌握103天的具体措施是准确评价戊戌变法的前提与基础。
  (2)、难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戊戌变法的评价。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不是直接移植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而是借发挥孔子的政治思想,利用传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道理。学生很难理解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时为什么要利用孔子,利用儒家思想。评价戊戌变法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综合归纳能力。学生难以从宏观上、整体上认识把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