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变化》教学案例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960字。 《20世纪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变化》教学案例
史地组 王恩妹
一、探究背景
“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通过整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20世纪战争与和平运动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希望通过一节新情境探究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历史的方法与关爱人类命运的情感升华有所帮助!
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探究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他们的思维能力,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而且是“我能学”、“我会学”。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非常必要。
基于以上认识,我找到了这节课的高度与切入点——以海明威为例,探究20世纪人们反战的心路历程。在新情境下探究以下问题:一战前后、二战前后人们对战争认识的变化及其原因与特点。尽量做到“回归教材,情感渗透与能力提升”。
二、探究过程
【问题引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段时间世界的和平、安全与发展正面临哪些问题的严重威胁?
生:(大部分同学答)金融海啸和甲型流感。
师:非常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尽快争取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我们该怎么办?
生:加强合作,共渡难关。
师:很好!为什么要这样呢?历史告诉我们(PPT展示):“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 ……任何人的死亡都会使我蒙受损失,因为我包孕于人类之中。所以绝对不必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但不是所有人在世界灾难面前都有这样深刻、理性的认识。
今天,我们就以海明威的代表作为话题,谈谈20世纪以来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