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与珍珠》说课稿4
- 资源简介:
约2350字。
《泪珠与珍珠》说课材料
内蒙古包头市蒙古族中学 赵娟
一、关于教材
1、课文地位
《泪珠与珍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课文。第三册高中语文以古代诗歌、散文和中国现当代散文为主,重在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其中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占据了两个单元。本课所在第三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同时训练语感,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泪珠与珍珠》选自《琦君散文》,是台湾作家琦君名篇之一,是一篇饱含文化意蕴的优美散文。学好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领悟散文中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境界,体会“形散神聚”的散文特色,以及掌握散文写作以小见大和巧妙引用古诗文以增加表达效果的技巧,提高鉴赏评析散文的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透过字面含义,揣摩文句的深厚情感;了解作者琦君及其作品。
能力目标:反复品味课文,深入挖掘作者层层深入的情感表达,体会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提高散文阅读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品味文中各种泪水所包蕴的真挚情感,引导学生懂得爱和心存感恩。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文中层层深入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
难点:理解题目“泪珠与珍珠”的内涵。
二、关于教法、学法
1、教法
本文为自读课文,应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进行引导点拨即可。采用“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以两个问题拎起对全文内容的把握、理解。
2、学法、
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二学生已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能力,但在散文阅读中抓表层现象较易,推究本质却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阅读经历,运用阅读规律和方法,适当引导、点拨,完成目标。
学生先整体把握文意,而后进行深入研读,体会作者层层深入的情感表达;通过对泪珠与珍珠关系的理解,体会泪珠的深刻内涵,从而引导学生“积小善成大善”,获得真、善、美的感悟。
三、关于教学过程
本文教学需一课时,课堂教学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 了解作者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琦君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所以课前有必要对作家的生平、作品及作品风格有一个整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