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1届高三学情调研卷全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南京市2011届高三学情调研(化学).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1届高三学情调研(地理).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1届高三学情调研(历史).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1届高三学情调研(生物).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1届高三学情调研(数学).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1届高三学情调研(物理).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1届高三学情调研(英语).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1届高三学情调研(语文).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1届高三学情调研(政治).doc南京市2011届高三学情调研卷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 5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角:jiao 角落 头角 勾心斗角 群雄角逐
B.臭:chòu 臭氧 乳臭 臭名昭著 遗臭万年
C.横:héng 横行 横祸 横生枝节 横眉怒目
D.累:1ěi 拖累 累计 连篇累牍 危如累卵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上海世博会异彩纷呈,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热情的人们趋之若鹜,纷纷涌人世博园,入园人数屡创新高。
B.某大学副教授认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行为有违交通法规,应将《背影》“请”
出中学教材,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闪烁其词。
C.林纾是一位“有创作精神”的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连原作中的幽默风味也能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有时甚至比原作更胜一筹。
D.近来,一些不法分子漠不关心孩子的生命,残忍地制造了一系列校园血案,引起了全社会的无比愤概与理性反思。
3.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 (不超过20字)(4分)
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350公里每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
4.荷花进入盛花期,我市楹联家协会出了两个上联。请你任选其中一个拟写下联。 (5分)
(1)仙子凌波,莫愁湖畔无穷碧;
(2)碧波红萼,绿叶清风,赏花人向何处去;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 “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