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7390字。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案
【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内容:要知道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基本政策、主要方针、重大活动、主要成果等史实和线索。
1.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要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要分析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因、方针及意义,学会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对比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要从相同的国际环境、不同的外交政策、实行不同外交政策的原因去分析,培养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3.如何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要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提出、内容、相互关系、作用及意义来分析。
4.通过学习要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得到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说明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知识网络构建】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重难点导析】
一.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和基本方针
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因
①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在国际上没有地位,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
②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承认新中国,对新中国采取封锁、孤立、包围和敌视的政策,妄图扼杀新政权。
③新中国成立时,社会主义已形成一个世界体系。欧洲、亚洲建立起许多人民民主国家,并和苏联一起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所有这些都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