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2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13 4:4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方案
《再别康桥》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

姓名:王东杰  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  电话:(0452)2473060
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永安大街59号   邮编:161005 

一, 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了解徐志摩的简历及其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把握诗歌意象品位意境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热爱美丽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人情美
二, 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感受诗意美和人情美,品味艺术上的三美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三, 教学对象分析:
刚上高一就接触诗歌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在已经学习了《毛泽东词二首》和相关意境知识之后,问题虽有些缓解,但还不能完全理解和应用,所以,教学重点以浅显易懂的情感和诗歌特点把握为主,教学中还是强调整体感知,在主体性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引领,从而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特点和作者的感情,达到教学目的。
四,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在强调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立足意象引领感悟,以启发、体验等渠道进行主题性和开放式的教学,贯彻“教规律教方法”的教学思想,最终要学生学会鉴赏和体会,从而提高文学素养。
五, 教学媒体设计
在课堂上使用PowerPoint,将录音和相关资料及教学重点合理设置,配合教学
六, 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教 学 过 程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一, 导入新课古诗在表情上有些隐晦,不能完全宣泄表达感情,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直接书写心中灵性的新诗及流派应运而生,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便是其中之一。[课件演示]二, 作者及解题[课件演示]三, 整体感知全诗1,朗读示范,引领学生朗诵全诗。 (正音同时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课件演示]2,在朗读的过程中,能感觉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基调?  清新  淡忧  哀而不伤3,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   意象四,分析重点:1, 你喜欢那些意象?在你的眼前有什么画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领学生分析和描绘诗节内容金柳,青荇,水草,清泉,彩虹,星辉,彩云,构成了彩色黄昏康河美景,加之以动感词语,有立体美感。[课件演示]   教师提示:诗歌的绘画美2, 作者的情感在这些意象和景象中是怎样的?    恋-----乐-----愁[课件演示]3,除了这首诗的意境很美,在读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感受?  反复 叠字 换韵(朗朗上口)[课件演示]引出音乐美  4,叠字有什么感觉?首尾反复的内容和情感一样吗?轻快柔和  多了淡淡的哀愁五,总结课文   [课件演示]六,课堂演练;写一段景物描写,通过用与不用叠字来体会叠自得妙处七, 课后作业:①诗的建筑美怎么理解?②借鉴本节课阅读方法,预习下一篇 [分析说明] 在原有的古诗词理解基础上,强调新诗和古诗的情感表达方式上的最大差距,既点出新诗的一些特点又引出学习的情趣。[课件说明]作者简介以及相关的背景以文字形式展示,加大了课堂容量,减少了时间。[分析说明]教师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加大学习兴趣,通过朗读的指导,有效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整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