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930字。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案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经过一年的学习,高一学生升入高二并且进行了文理分科。由于暑假期间学校进行基建,没有安排学生提前上课,与兄弟学校相比,我校的教学进度大大落后。本学期对于理科班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顺利通过会考,这是新课改以来第一次高中历史会考,学校的要求相当高,因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学生通过会考。对于文科班而言,由于选修课本本学期可能无法分发给学生,所以课时比较充裕。本学期整个高二年段只有两位历史教师,且都是第一次教高二年段,经验不足,因此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文理分科之后,如何让理科班同学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学好历史,顺利通过历史会考,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考试内容与要求:知道诗经、楚辞和汉赋的文学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文学艺术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学习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了解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及其文学成就,了解《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作者、主要内容和反映的时代特征。
重点: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点。中国的古代文学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的有散文、诗、词、曲、赋、传奇、杂剧、小说等多种形式。中国的古代文学表现形式虽然表现多样,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色,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所以对中国古代文学要结合各个时代的不同特点去记忆和理解。加深对文学形式的了解和把握。
难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政治经济等之间的联系。了解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一定时代发展的特点。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从而把握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初步了解、认识文学领域中诗词曲赋等各种不同形式的风格和特色,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文学资料的能力;拓宽文化视野,提高鉴赏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