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数形结合”化学题ppt
- 资源简介:
共26张,详细讲解“数形结合”解题的基本要求、解决“数形结合”题的基本方法、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问题等!讲练结合!
数形结合试题的题型与解法指导
徐坤松
“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
-----------华罗庚
所谓数形结合试题,就是将已知条件或信息、变化过程中的某些量的变化以曲线、直线等图象的形式来表示的习题。这类题目具有形象直观、简明清晰、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数形结合试题的出现,不仅能考查同学们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考查观察、想像、分析、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备受各类考试的青睐,同时也是同学们感到最棘手的一类题。如何解这类试题,以使学生的失分率降低或尽量做到不失分,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希望能对初三化学中考复习有些借鉴作用。
一、解题思路
1、数形结合思想:即根据问题的背景数量关系、图形特征,将“数”的问题,借助于“形”去观察,或将“形”的问题,借助于“数”去思考。
2、基本要求:能根据所给的图形,结合化学原理,解决“数”的问题;能将复杂的数据,结合化学原理,转化成直观的图形。
3、基本方法:一是原理:题目所涉及的化学原理;
二是数轴:图形中纵、横数轴对应的化学含义;
三是关键点:图形中三个关键点的含义-----起点、转折点、终点。
4、问题解决的标志:
会读图:能读懂所给图形中的点和数的化学意义。
能绘图:会将复杂的数据或原理以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二、题型归纳
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有化学反应过程、溶液稀释、溶液导电性、沉淀量、溶解度等图像题;从形式上来看,有单线图像题、多线图像题、图表结合题。
一.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有关量的关系
1、镁、铝、锌3种金属分别与盐酸反应,能正确地反映金属消耗(X)和产生氢气量(Y)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 )
解题指导 运用假设法。第一种方法是设金属消耗的质量相等时,即X取同一值,根据化学方程式来求对应生成H2的质量多少,在作一竖线图可知。第二种方法是设生成的H2质量相等时,即Y取同一值,根据化学方程式来求对应所需金属的质量多少,再作一横线图可知。
2、等质量的A、B两种活泼金属(化合价均为+2价)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产生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
右图。(1)A、B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是______
(2)A、B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是_______
(3)在Mg和Fe,Zn和Fe,Zn和Cu中,A、B可能是____。
解题指导 (1)问出现的频率较多。当横坐标表示的是时间时,
那么看斜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即离纵坐标越近),其化学活泼性越强,反之即弱。一定要注意,横坐标是时间时,才可如此判断。(2)(3)两题可根据相应化学方程式来解。
二、二氧化碳与沉淀物的关系
3、已知碳酸钙遇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会转化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某同学往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地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图像中(y轴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X轴表二通往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能大致表示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的关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