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经济政策》学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330字。 《古代的经济政策》学案
【课标】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考纲】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知识梳理】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思考:古代中国主要产生过哪些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井田制
井田制特点?井田制是什么时候瓦解的呢?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因素是什么?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权);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劳动产品 。(使用权);(春秋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私田的开垦)井田制瓦解的标志是什么?
3.封建社会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
①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3)明清时期,封建土地制度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
二、重农抑商
思考:古代中国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其中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一)“重农抑商”政策
1、来历:由战国时期商鞅首先倡导,并为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
2、内容:重视农业,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
3、目的:①直接目的: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②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可概括为:a、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b、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二)明清两代执行“重农抑商”的具体表现
1、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
①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②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2、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压制民营商业,歧视商人。
官府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独占专利。民营商业,不断加增商税。有许多歧视商人的规定,商人社会地位底。如穿衣不能穿好的、家用器皿不许用银。阻碍了工商业发展。
3、限制、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注意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形态】。
①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占用的工匠人数很多。限制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空间。
②采取征收重税、压价收购等手段,压制民营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