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学设计1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0/28 15:55:4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30个字。

  《海燕》教学设计
  万州区三正初级中学高越强
  学习目标:
  1.以读为主线,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线索与结构,感悟作品的感情基调,正确概括海燕的形象特点。
  2.能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作品的象征意义,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3.学习象征、对比与烘托等手法的运用。
  3.感悟散文诗的语言特色,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重点:
  感受海燕形象,体味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情境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仅有人类,还有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世间等等,正是这万物的和谐相处,才成就了我们这个星球的美丽。在今天的人类看来,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无不具有灵性,无不是人类喜欢的朋友。有人喜欢铺路的石子,因为它代表着奉献;有人喜欢从早到晚忙碌的蜜蜂,因为它象征着勤劳;有人喜欢洁白无瑕的天鹅,因为它象征着纯洁……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又为什么喜欢它呢?
  师生互动。
  前苏联的伟大作家高尔基最喜爱的在狂风和乌云之间展翅翱翔的海燕。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散文诗《海燕》,看看作者为什么喜欢海燕,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像高尔基一样喜欢上海燕。
  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著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海燕》是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列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课本,大家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
  老师认真听,巡视。
  2.学生读完后,老师对刚才发现的错误读音进行纠正。
  老师注意到,大家在读的时候都比较放得开,有些同学还沉醉其中。请几位同学来说说读完本文给你留下的印象,好吗?
  抽学生回答。可要求就某一句子进行揣摩范读。
  注意:全文以高亢、激昂为主,但4、5、6段不能读得很激昂;抑扬顿挫、重音等。
  3.抽学生再诵读。然后请学生评价。
  4.教师点评,听课件范读。
  我们读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这是一首散文诗,它首先是一首诗,要以读诗的方法来读,除了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抑扬顿挫、重音、节奏感等几点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去揣摩,作者写文章时的感情是怎样的?文中海燕当时的内心会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下面,我们请名家来为同学们做一个示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