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复习教案:入格·语言通顺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一部分:入格•语言通顺
福鼎五中 董文雄
一.“语言通顺”
“语言通顺”是作文语言的最基本要求。要做到语言通顺,实际上就是做到语言的规范、连贯、得体。即:①语言的运用符合汉民族的习惯,不用或尽量少用欧化的句法;②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语言法则;③要以普通话为准则,尽量少用一般人不懂的方言俚语;④避免文白夹杂的现象;⑤上下文不脱节,表述有条理;⑥有一定的词语衔接和呼应;⑦语言符合各种人物的身份,符合特定的场合需要,符合各种文体的要求。
二.常见毛病
1.语言不通顺
【范例】
我的心理素质很差,就给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幸。单说考试,上初中时,每次考试前我总是担心,紧张得半夜甚至一夜睡不着,致使第二天大脑昏沉。在考场上,生怕自己马虎考不好,一道题算好几遍,心里的紧张影响我的思考,使平时会的知识很难发挥出来,更何况需要分析理解的题目,所以每到比较大的考试时总是进不了前几名。
试对该段加以修改。
〖解析〗前两个画线的句子与后文重复,完全可以删掉而不影响句子的表达。第三个和第四个画线句子不太符合人们说话的习惯,感觉生硬,可以改成“脑袋昏昏沉沉”“一紧张思维能力就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五个画线句子有语病,“知识”与“发挥”不搭配,应改成“平时会的题都不会做”或“平时会的知识都忘了”。改掉这些毛病之后,这段话就通顺多了。
语言不通顺现象,一个主要原因是同学们都特别想使自己的语言不要太“土”,要尽量写出点特点,要“像那么回事”。所以就努力锤炼自己的语言,但语言功夫不够深厚,只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做文章,结果把语言弄得反而生硬、做作,失去了自然的美。同时,也由于同学们乱引用一些流行歌曲中的句子,“承诺一辈子,守住了坚持”“只要我们走好通向成功的每一步,我们就能在成功之路前与困难共舞”。这些句子根本不合语法,也不知道他到底要说什么。因此同学们千万不可胡乱引用、任意模仿。
2.语言显得“学生腔”
“学生腔”是指人物的语言不符合人物身份特点,都是学生一样的腔调,句子结构完整,用词具有很浓的书面语色彩,显得不自、做作。
【范例】
我刚一进门,爸爸凶巴巴地问:“你干啥去了?”“我……我……上学去了。”爸爸狠狠地给了我两个耳光。“你还撒谎!”我的耳朵嗡嗡直响。
“爸,我是看你太苦了,我才去草席厂打工,一天给20块钱,这是我一具星期挣的。”我哭着把钱交给了爸爸。
“咱家现在是穷,但也不能让你荒废学业去挣钱,我还没有老到连养家糊口的能力都没有的地步,你这没出息的孩子,被这么一点小困难所困,看不开以后的形势,将来怎么成大器?难道你也想像我一样一生以土为伴吗?”爸爸的眼里也闪动着泪光。
同学们试着找出文中哪些语言属于“学生腔”?
这段话中“爸爸”的话里,有些地方就不符合口语特点,很像书面语。如“但也不能让你荒废学业去挣钱”“我还没有老到连养家糊口的能力都没有的地步”,“被这么一点小困难所困”“一生以土为伴”待词句,就有很浓的“学生腔”。
这种情形在平时作文和考试作文中是很常见的。因为文章中的人物语言不真实,导致读者认为整个文章都不真实,造成的影响很大。
在高考中就有考生在作文中写有这样的句子:
1.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同年,父亲常对我说:“青青啊!你今后一定要好好做人,好好学习,争取当一名共产党员,向孔繁森、焦裕禄、吴天祥等优秀党员学习。”(文中所描写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2.我刚到家,看见村委会那儿人来人往。我叫住了刚从村委会回来的曾大妈:“大妈,人们这是干啥呢?”
曾大妈说:“现在南方发大水了,乡里号召大家都献爱心,让大家捐点钱物,这不,大家正踊跃捐献呢。这人心都是肉长的,咱们有困难的时候,人家不也是尽力帮助过咱们吗?谁都会有困难的,虽然我的生活也不富裕,但是我可不能没有人心,所以我刚才也捐了15块钱,另外还有两件旧衣服。”
〖解析〗第1段话一点不像一个农村的老父亲说的,很像报纸上的话。这就是“学生腔”的一种形式,唱高调。把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夸大作用,任意拔高。
第2段中曾大妈的话也有点“学生腔”,但是不如第一段那么严重。意思没有过高地拔高,只是老大妈的话有的词过于书面化,句子结构过于严谨,如“踊跃”“尽力”“虽然……但是……”“所以”“另外”等词语的书面语色彩较浓,也不符合农村老大妈的身份。
“学生腔”主要是同学们对生活的观察不够准确,一旦写到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就开始根据自己的想象补充,用自己的话代替了人物的语言,人物说出的话当然带有强烈的“学生腔”了。另外,有的同学形成一种偏见,喜欢对人物的语言进行“拔高”,从而形成这种不真实的“学生腔”。要克服学生腔,一是改变观念,人物描写不是越积极、越高尚、越完美越好,而是越真实越好。因此人物的语言描写不要满口“高谈阔论”、满嘴的“豪言壮语”。二是学会描写人物口语。口语的特点是用词通俗易懂,多用语气词,句式简单;但语意鲜明、句式灵活多变,表达生动。平时仔细体会一下人们说话都是怎么说,学着写人物的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