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卖油翁》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6、卖油翁
梅悠荏 泉州第八中学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能使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并掌握常用虚词“之”的用法。
3、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4、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一个人应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课前准备
1、《卖油翁》朗读磁带。
2、《卖油翁》插图
3、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
本课目标
1、准确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常用虚词的用法,疏通文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文导入
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今天,我们就要来结识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请大家把书翻到第十二课。
2、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吾一老翁于其间,是为六一。”),谥号文忠,宋代政治家、文学家。
3、检查预习
咨zī 矜 jīn 圃pǔ 睨nì 失shǐ
颔 hàn 忿 fèn 酌zhuó 沥 lì 杓sháo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放朗读全文的录音,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生自渎课文,结合课文注解初步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疏通文义。
3、学生自学新词,发现疑难。
三、师生互动
1、教师依次出示《卖油翁》插图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注:设置插图为1)陈尧咨善射 2)陈尧咨自衿 3)卖油翁微颔
4)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 5)卖油翁酌油 6)陈尧咨笑而遣之
复述课文内容的思路:1)介绍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
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
2、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探讨。
注:射:尝射于家圃(射,动词,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射,名词,剑术)
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之,代词,指陈射箭)
但微颔之(之,代词,指陈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词,指箭也是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沥之(之,代词,代“葫芦”)
笑而遣之(之,代词,代“卖油翁”)
3、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
四、课堂小结
1、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应注意交代清楚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等。
2、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一定要联系整个句子,只有掌握这些重点词语的意义,才能较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