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案1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17 6:3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十四 春
朱自清
一、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体会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2、学会抓住特征描绘景物的方法。(重点)
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从反复朗读课文入手,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学习作者选用富有特征性的事物、从不同侧面表现春天勃勃生机的方法。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本课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2、理清思路,绘出五幅春景图,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点: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一提到春天,我们的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春的图景。播放春天的景物图。指名说说有关春的古诗句。(准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课前热身
(1)《春》是一篇优美的      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     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     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     之情,表达了作者     的情怀。(写景抒情 江南 对春天的赞美 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2)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 呼朋引伴(  )
A、 指引B、牵引C、引申D、招引
② 欣欣然张开了眼(  )
A、 而B、的样子C、这样D、对
③ 一年之计在于春(  )
A、计算B、主意计谋C、打算D、策略
④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
A、声音相呼应B、依照别人的样子做C、和谐D、和悦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文章围绕“春”字,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四边互动
[对话一]听课文录音,完成:1、投影上的生字词注音。2、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3-7);第三部分(8-10)
[对话二]分组讨论作者一共描绘了几幅春天的图画?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示意图来。
[明确]共五幅: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在学生画图的基础上,出示五幅春景的挂图。
[对话三]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本文主要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明确]春天生机勃发,充满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对话四]这种感受在课文的哪一部分表现得最为直接?
[明确]最后的颂春部分。
[对话五]这三个段落分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它们的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
[明确]本体都是春天,喻体分别为娃娃、小姑娘、青年。
[对话六]这三个比喻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小姑娘”又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排列有序,不能调换。
[对话七]这一部分和前文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是对第二部分的总结,呼应开头的第一部分(“脚步近了”“领着我们上前去”)。
[对话八]这里抓住了春天怎样的特点?
[明确]新、美、力
四、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文章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天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2)方法归纳
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景抒情。
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形象地从不同角度赞美春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