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ppt36(说课)
- 资源简介:
共30张,另有教案和素材。
《压强》说课稿
唐山四十九中学 李艳菊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1节《压强》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进行介绍。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压强是建立在学生刚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在重力、摩擦力之后的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 基础上对力的另一种作用效果即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具体分析。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着统领全章的作用,它不仅是前面知识的巩固和延伸,而且也为学习液体内部的压强、大气的压强及浮力的知识作好必要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研究,以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目的,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与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对压强较深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为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下基础。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受力面积的大小也影响压力的人作用效果。
二、学情分析
◆知识准备: 学生在上一章中学习了力的基础知识,加上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为本节课学习压强知识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研究方法: 1.学生通过半年多的物理学习过程,已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
2.利用“比值法”定义压强的概念,对八年级学生来说还有一定难度,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法”定义速度或密度的概念再建立压强的概念,学生还是可以接受的。
三、教学方法:
(一)教法: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的,我主要采用信息技术与物理整合,及五步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模式。采用了自主探究体验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大信息量,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