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说课稿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春》的赏析课说课稿
白鹤铺镇中心学校 刘兰波 邮编:421603
一、教材分析:
《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写景的记叙文为主要内容.教材单元设置的意图是通过阅读这些美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同时,学生可以从中学到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会如何形象生动地描写景物,抒发感情。
本文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本文形色兼美,声情并茂,极具韵味,非常适宜朗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
② 理清思路,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③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深入细致观察景物的方法。
④ 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 体会美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② 培养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树立为理想而奋斗的意识。
3、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听读,自读,默读等方式,以读带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② 妙词、佳句的品析,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朗读和品读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③ 通过组内合作、讨论、交流,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4、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
① 重点: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品味优美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② 难点: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③ 教学突破:以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以多媒体VCD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体验作者的情感,同时,增大课堂教学容量,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5、教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