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2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梦游天姥吟留别
铜梁一中 周玉崧
教学目的:
1、理解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丰富联想来描绘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2、指导诵读,放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自学,播放课文录音
2、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位大诗人,当他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他悲愤地呼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当他自认为能够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时,他满怀激情地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一生酷爱饮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对生活充满了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纵情山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位诗人是谁?他就是我们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展示李白的诗篇名句)
2、揭示学习目标 理清梦游线索;通过仙境的描绘,体会诗人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诗歌诵读及鉴赏能力。
3、简介作者: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他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特点: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4、背景介绍: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至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