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上)高三第二次考试全科试卷(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物理).doc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地理).doc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化学).doc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历史).doc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生物).doc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数学理).doc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数学文).doc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英语).doc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语文).doc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政治).doc
扶沟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上)高三第二次考试
语 文 试 卷
说明:1.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试卷共8页,交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目。(9分,每小题3分)
所谓纳米雾机器人是由一大群能自我复制的智能型纳米机器人组成,每个机器人实际上就是一个纳米颗粒。这些机器人身上都有12只手臂,还有接收天线,当需要什么的时候,只要往电脑中输入一个指令,电脑向空中发出无线电波,接到命令后的纳米机器人会立刻聚拢来变出你想要的东西。它们结构相似,具有遗传、繁殖及对外的应激能力;它们从出生、繁衍、执行各种任务,到最终衰亡,还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也就是说,它们还具有新陈代谢、生长、演变等特性。
这是美国计算机专家约翰•霍尔基于目前纳米科技发展趋势提出的一种构想。那么,以当今的科技水平,科学家制造出这样的纳米雾机器人还存在哪些技术难点?
一是繁殖问题,纳米雾机器人要在自然环境中存活,并在需要时快速自我复制,就必须从外界大气中补充、摄取新的物质。对比大气和生命遗传基因DNA的成分可以发现,大气中严重缺乏DNA中的磷元素,这意味着DNA无法在大气中顺利进行自我复制,此因素很可能成为纳米雾机器人在大气环境下无法繁殖的重要原因。试想,如果纳米雾机器人不能繁殖,它们就无法在自然界中存活;但反过来,如果其繁殖能力过强,加上在自然界中又没有天敌,一旦人类对其复制失控,这种纳米雾机器人将有可能迅速占领地球上的生存空间,直接威胁到其他生物,甚至人类的生存。二是能源问题,从可能的途径来看,纳米雾机器人的能量来源可依赖太阳能、摄取外界含能物质或由人类提供;前两种途径的可行性很小,第三种途径是通过人工电磁波等方式获取能量。这种方案相对可行,但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电磁波能量装置微型化。
纳米颗粒的显著特点是表面积大,粒子表面的原子数多,周围缺少相邻原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很高的化学活性。这些机器人在空中飘浮,人类肉眼无法觉察,不知不觉中会以热运动的方式扩散进入人或动物体细胞内,在人或动物体内将“如同幽灵一样游走”,如果潜伏在细胞内就有可能诱发细胞病变,甚至可能导致癌症。一些预言家危言耸听地预言,纳米技术产生的这种纳米生物机器人,最终将会使地球变成一大团灰色的、黏黏糊糊的物质覆盖的纳米怪物。
1.下列对“纳米雾机器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纳米雾机器人是一大群结构相似、能自我复制,在空中飘浮,人类肉眼无法觉察的纳米颗粒。
B.纳米雾机器人身上都有接收天线和12只手臂,通过无线电遥控接受人的指令,快速变出人们想要的东西。
纳米雾机器人能及时和外界进行能量、物质交换,并且在大气中生存、繁衍,接受人类的命令,执行各种任务。
D.纳米雾机器人的组成个体表面积大,粒子表面的原子数多,周围缺少相邻原子,吸附能力很强,化学活性很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计算机专家约翰•霍尔设计的纳米雾机器人在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隐患。
B.纳米雾机器人在大气环境下无法繁殖的重要原因,很可能是大气中十分缺乏生命遗传基因中的磷元素。
从可能的途径来说,因为纳米雾机器人形体微小,所以电磁波能量装置微型化才便于它们携带和运用。
D.如果纳米雾机器人诱发细胞病变甚至导致癌症的话,是因为它们不知不觉中进入人或动物体细胞内,并潜伏其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纳米雾机器人具有遗传、繁殖、新陈代谢、生长、演变等生命特性, 这实际上表明它们已经属于人造生命范畴。
B.无法繁殖不能存活;繁殖能力过强,又会威胁人类的生存。由此可见,纳米雾机器人的可控繁殖也是一大技术难点。
虽然近年的纳米科技在很多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制造纳米雾机器人仍任重而道远。
D.因为纳米雾机器人智能化程度很高,所以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将可能不断地自我完善。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
扶沟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上)高三第二次考试
地理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分第Ⅰ、Ⅱ卷两部分,共38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第I卷 (选择题 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右图中的太阳光照情况下,加拿大的白昼渐长时,
应出现在
A.12月22日至第二年3月21日
B.3月21日至6月22日
C.6月22日至9月23日
D.9月23日至12月22日
右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的时间 (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分析判断
2~3题。
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正南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该地的经度是
A.100°E B.110°E
C.125°E D.130°E
4.当“嫦娥一号”受“日凌”影响时,太阳、人造卫星、地球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5.我国的教师节至中秋节,下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正确的是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C.这一时期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D.这一时期内北京比武汉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6.我国人民向来有体味自然、抒发情怀的传统。下列诗句体现了地球公转、 地球
自转现象的是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②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扶沟高中2010—2011学年(上)高三第二次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第Ⅰ卷和第Ⅱ卷上各小题的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的答题栏中的规定区域,答在第Ⅰ卷和第Ⅱ卷上或答在规定区域外均不计分,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
3、 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Mg 24 Fe:56 Cu:64 Ca:40 Al:27 O:16 C:12 S:32 N:28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下表中对于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明矾 蔗糖 NaHCO3 CO2
B 天然橡胶 石膏 SO2 CH¬3¬CH2OH
C 冰 水 H2SiO3 Cl2
D 胆矾 玻璃 H2CO3 NH3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3. 某溶液中大量存在如下五种离子:NO3-、SO 、Fe3+、H+、M,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n(NO3-)︰n(SO )︰n(Fe3+)︰n(H+)︰n(M)=2∶3∶1∶3∶1,则M可能为:
A.Fe2+ B.Mg2+ C.CO D.Ba2+
4. 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述正确的是:
A.80g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A
B.1L 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 NA
D.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 NA
5.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H2(g)+Cl2(g)=2HCl(g);△H=-184.6kJ/mol
扶沟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上)高三第二次月考
历 史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
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
3.第Ⅰ卷和第Ⅱ卷上各小题的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的答题栏中的规定区域,只答在
第Ⅰ卷和第Ⅱ卷上或答在规定区域以外均不计分,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1. 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期 ②乾隆四十年是乾 隆皇帝四十岁那一年 ③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颁布于甲午年 ④根据当时的报纸记载:民国45年台湾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3. 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
晋 姬姓贵族 山西
卫 姬姓贵族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鲁 姬姓贵族 山东南部
齐 功臣 山东北部一带
燕 姬姓贵族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扶沟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上)高三第二次考试
生 物 试 卷
说明: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共 12 页,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马铃薯植株缺K,将会造成其产量下降
B.Mg是叶绿体中的所有色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C.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D.P是组成磷脂、ATP、NADPH及核糖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2.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甲图中共有5种含氮碱基
②组成丙物质的单糖不一定是核糖
③丁图和丙图中A的含义相同
④在雌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乙不可能是蔗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3.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 cm左右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4.细胞程序性死亡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的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的走向死亡。下列不属于这种细胞死亡现象的是 ( )
①癌细胞的扩散 ②蝌蚪发育为青蛙的过程中尾部的消失
③寄主细胞因病毒的复制、释放而消亡 ④花冠在传粉后凋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和③①
5.下列过程不能使细胞内ADP增加的是 ( )
扶沟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上)高三第二次月考
数学试题(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码、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已知全集 ,集合 和 关系的韦恩(Venn)图如图1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 素共有 ( )
A.3个 B.2个 C.1个 D.无穷个
2.已知f(x)=( )x, 命题p: x∈[0,+∞),f(x)≤1,则 ( )
A.p是假命题, p: xo∈[0,+∞),f(xo)>1
B.p是假命题, p: x∈[0,+∞),f(x) ≥1
C.p是真命题, p: xo∈[0,+∞),f(xo)>1
D.p是真命题, p: x∈[0,+∞),f(x) ≥1
3.tan300°+ 的值是 ( )
A.1+ B.1- C.-1- D.-1+
4.“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达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 、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走的路程,t为时间,则下图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 )
5.若函数 的定义域为[1,2],则函数 定义域为( )
A. B.[1,2] C.[0,1] D.[1,3]
6.设 ,则在下列区间中,使函数 有零点的区间是( )
A.[0,1] B.[1,2] C.[-2,-1] D.[-1,0]
7.在△ABC中,如果sinA= sinC , B = , 那么角A等于 ( )
A. B. C. D.
8.二次函数y = ax2 + bx与指数函数y =( )x的图象只可能是 ( )
扶沟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上)高三第二次考试
数学试题(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若 则 ( )
A B C D
2、命题“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的逆命题是 ( )
A“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
B“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
C“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
D“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它不是负数”
3、对于实数 “ ”是“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 是函数 的零点,若 ,则 的值满足 ( )
A B C D 的符号不确定
5、设 为定义在 上的奇函数,当 时, ( 为常数),则 ( )
A B C D
6、已知偶函数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则满足 的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 B [ C ( ) D [
7、偶函数 定义在 上且满足: 在区间 与 分别递减和递增,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 ( )
A B
扶沟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上)高三第二次考试
英 语 试 卷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 the speakers need to buy? A. A fridge. B. A dinner table. C. A few chairs. 2.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 hotel. C. In a school. 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Cathy will be at the party. B. Cathy is too busy to e. C. Cathy is going to be invited. 4. Why does the woman plan to go to town? A. To pay her bills in the bank. B. To buy books in a bookstore. C. To get some money from the bank. 5. What is the woman trying to do? A. Finish some writing. B. Print an article. C. Find a newspaper.第二节(共15 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前后,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6.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Changing seats on the plane. B. Asking for a window seat. C. Trying to find his seat. 7. What is the woman's seat number? A. 6A. B. 7A. C. 8A.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y doesn't the woman take the green T-shirt? A. It's too small. B. It's too dark. C. It's too expensive. 9. What does the woman buy in the end? A. A yellow T-shirt. B. A blue T-shirt. C. A pink T-shirt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How long has the man been in London?
A. One year. B. A few years. C. A couple of months. 11. Why did the woman leave her hometown? A. To lead a city life. B. To open a restaurant. C. To find a job. 12. Where did the woman e from? A. London. B. Arnside. C. Lancaster.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l6题。
13. What is a daypack? A. A box. B. A bag. C. A lock. 14. What surprises the girl at school? A. A lot of discussions in class. B. Teachers giving little homework. C. Few students asestions in class. 15. At what time of the school term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the end of it. B. In the middle of it. C. At the beginning of it. 1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girl? A. She is new to the school, B. She writes for the school newspaper. C.She seldom asestions in class.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does Mr Henry Stone do?
A. A bank clerk. B. A teacher. C. A writer. 扶沟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上)高三第二次考试
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中物理《必修l》、《必修2》。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部分共l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图甲、乙、丙分别是力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是(甲图中M、N为平面镜) ( )
A、放大的思想方法 B.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C、比较的思想方法 D.猜想的思想方法
2.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六个恒定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5N和20N的两个力,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
B.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2
C.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5m/s2
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
3.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如图甲所示的xOy平面上运动,在x方向的v-t图象和y方向的x-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s内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物体的初速度为8m/s
C、2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 D、前2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16N
4.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如图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中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实验时,把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从此图线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扶沟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上)高三第二次考试
政治试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自己的考号、班级和姓名。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0年4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600万张面额为10元的世博会纪念钞,与现行流通人民币具有相同职能。纪念钞问世仅3天,就已升值100倍。对世博会纪念钞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纪念钞可直接用于购买商品
②它只具有贮藏手段而不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③纪念钞是法定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纪念钞的面值是由国家规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价格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深远影响。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供给、价格与需求可以用下面两图表示。读图回答2-4题
2.由图可以看出
①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需求越少
②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
③供给与需求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④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需求曲线对生产者的启示是
A.企业要减少商品生产,控制需求,从而获得高额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