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全科试题(5科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综合资源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30 18:26: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重庆八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重庆八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文.doc
重庆八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综.doc
重庆八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理.doc
重庆八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doc
重庆八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doc
重庆八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doc

  重庆八中
  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脊梁(jǐ)  笑靥(yàn)      倒胃口(dǎo)       椎心泣血(chuí)
  B.圈养(quān)  央浼(měi)     殉道者(xùn) 身陷囹圄(wǔ)
  C.跻身(jì)  修缮(shàn)    干细胞(gàn) 一抔黄土(póu)
  D.诘难(nàn)      应酬(yìnɡ)    压轴戏(zhòu)    呼天抢地(qiā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愤懑      挖墙脚       乌烟障气     戴罪立功
  B.俯瞰      圆舞曲       独当一面     洪福齐天
  C.甘霖      连琐店       销售火爆     闲情逸致
  D.晋升      煞风景       姹紫胭红     篷头垢面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道德衰微的时代,屈原没被时俗所染,而是本着求真求善的人生态度,坚持理想,追求崇高,特立独行,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理想人格增添了光彩。
  B.天后王菲在沉寂5年之后,携《孔子》主题曲《幽兰操》正式复出。她用空灵的吟唱与听众沟通,讲述爱、悲伤与感悟,让歌迷得到心灵的安抚与慰藉,使他们久积心头的抑郁涣然冰释。
  C.以旅游业为主的海南在10月份本应迎来一年来的旅游旺季,但受极端天气影响,10月的海南,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D.电视剧《美人心计》再现了宫廷夺位争宠的紧张、惨烈场面。吕后为消灭对手,派人砍去了戚夫人的四肢,又让人剜去了她那双迷人的眼睛,再用药熏聋耳朵,强迫她喝下哑药,然后将不死不活的她扔在厕所里。手段残忍,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难怪袁中郎见到“嘉靖间大名士”(王世贞?屠隆?)所作的《金瓶梅》抄本,会把它视为“外典”,也难怪当时士大夫文人急相求索《金瓶梅》一睹为快了。
  B. “为确保测量准确有效,被测量人应在测量环境中呆足够长的时间。”有关专家说。“如果被测量出发热,我们该怎么办?”普通百姓却很关心这个问题。
  C. 在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之时,温家宝总理亲笔回信,对灾区孩子们签名寄赠画集“美丽的花朵”表示感谢,勉励他们“要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努力做一个有用的人”。
  D. 杭州富家子弟闹市飙车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为什么“飙车”现象在一些城市愈演愈烈?是惩处偏弱,还是有“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对此好好查一查。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
  通俗文学不是文学的通俗化
  这是一个公认的、几乎无异议的看法:通俗文学主要以“俗者”为阅读对象。
  平凡的“俗者”的生活,曾经在世界各国的近现代文学中得到广泛的、赓续不断的表现。把普通人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是近代作家用以反叛古典精神的世界性特征之一。我们不会忘记,以鲁迅为旗帜的中国现代作家出于改变民族命运的强烈愿望,曾经以沉重痛楚的感情扫描民族历史和民族生活,努力揭示平静状态下俗者生活的悲剧性本质。
  值得我们寻味的是:以“俗”为帜,以“俗者”为阅读对象的新派通俗小说家反倒对俗者的俗生活很少关照。新派通俗小说显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非俗”的趋向,它们所描写的具有不寻常人生经历的人物和波澜起伏的故事,展现了超脱俗生活的世界。
  新派通俗小说家不去表现平凡的、平常的生活,他们的作品却能够吸引住数以万计的过着平凡而平常生活的读者。
  文学作品有时会由于描写内容与普通人人生的亲近性而获得较广泛的读者。中国现代一部分作家曾力求以“写大众”实现“为大众”。事实上,尽管大众可能欢迎以自己的生活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他们仍然不会满足于这种亲近感。他们并非都爱看、只爱看、特别爱看反映自己处境的故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