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23 6:0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 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积累名言警句。
3、 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的启示。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自读课文,查字典疏通文字,了解文章的大意。改编课文为剧本,排练话剧小品。(7名同学准备)
2、教师: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制作。
一、 导入新课
背景音乐《友谊地久天长》及课题,作者——作者简介。
对于父母的做法,赞同?反对?
二、 小品展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7名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对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情况,请大家认真地看,在表演结束之后我们一起来评论一下)
三、 评议
1、 字词把握(大屏幕)
2、 对人物情感把握
人物1:之路  人物2:万芳  人物3:奶奶  人物4:之路爸
人物5:之路妈 人物6:万芳妈  表演者7:旁白
最有特色的人物表演?情感分析?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与朗读是相辅相成的。朗读有助于体会,体会越深,朗读就越有感情。体会课文思想感情,不仅指全文整体,且指一字一句。如“那只羚羊哪儿去啦?”,要读出妈妈当时的心情,就要联系全文好好体会。读过后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是“从非洲带回来”的,是家里的一个宝贝,妈妈的脾气又是那样沉不住气,一旦发现女儿桌子上的羚羊不见了,那是什么心情?自然是惊恐的、着急的。再调动生活经验,假如丢了装满钱的钱包,一个人会是怎样的心情,这样才能把句子的感情念出来。
3、 文中主要写了几段时间的几件事?表演时的出场顺序与文中安排的顺序有何不同?各有何好处?(1、剧中先演的是哪个情节?发生在什么时间?有几件事?2、文中先写的是哪个情节?它与文章后面的哪个地方是紧连着的?)

4、 辩论:
(1) 赞同父母做法的为正方,反对父母做法的为反方。(双方确定主辩手后辩论开始)
(2) 辩论小结:大家刚才都辩得很好,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认为,“爸爸妈妈”重财轻义、只知珍惜有价的羚羊木雕,不知珍惜孩子们的感情,严重伤害了孩子的心灵。有的同学认为“我”不应该把象征父母亲情的羚羊木雕转赠给他人,主要责任在“我”。其实,在生活中,如果“我”在把自己的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别人前征得父母的同意,如果父母在了解送给万芳的原因后默许,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逼我要回礼物,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的话,生活中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