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数学理).doc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doc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化学).doc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历史).doc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生物).doc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物理).doc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英语)(带听力).doc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doc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政治).doc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
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2010.10)
命题人: 熊荣辉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温馨寄语:今天的一小步,高考的一大步;问鼎天下,非你莫属。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题3分,共计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落款/落落大方 伺候/窥伺时机 哥俩/玩弄伎俩
B.送给/家给户足 行款/行若无事 贝壳/金蝉脱壳
C.纰缪/未雨绸缪 和谐/和衷共济 露怯/崭露头角
D.浩瀚/皓月当空 饶恕/骁勇善战 不啻/瓜熟蒂落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亵黩 头晕目眩 沉湎 以儆效尤 矫枉过正
B.矫健 冥顽不灵 不循私情 罄竹难书 曲突徙薪
C.缉私 功亏一匮 萦怀 嘻笑怒骂 陈词滥调 www..
D.戌边 别无长物 殉情 痉孪 偏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的态度很鲜明,我的发言表明了我的立场,我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B.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C.“9.15”案件发生后,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公安人员按图索骥,很快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巢穴。
D.今年以来,上海市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件277件313人。人们感慨,钱真是让人利令智昏的东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记者问:“刘永行先生,去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把你排名为中国第二首富,称刘氏家庭的资产为8亿美元,这个评估准确吗?”
B.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上海江苏考察工作,走访了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问题进行调研。
C.《语文教学研究》以民族化与现代化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的鲜明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这本杂志的阅读主体,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2009年11月30日,新华网报道,随着武汉火车站等一批节点性工程进入最后冲刺建设,武(汉)广(州)高铁客运专线可望在年内全面建成。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 ,成为 、 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 、 ,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 、 ,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① 层叠出挑 ②象征中国精神 ③互为对仗 ④凝聚中国元素
⑤ 互相补充 ⑥造型主从配合 ⑦居中升起 ⑧功能上下分区
A.①⑦②④⑤③⑥⑧ B.⑦①④②③⑤⑧⑥
C.⑥⑧③⑤②④①⑦ D.④②⑦③⑧⑥①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www..
一切始于世博会
“一切始于世博会”,是人们对世博会云集了各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最新潮的产品及概念模式的由衷赞叹。每一届博览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参与世博会与日本同步,但没有日本学得彻底。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与其效仿西方创办博览会,促进生产改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联。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历届世博会对促进各国技术创新、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直接推进作用。然而,在根本意义上,世博会的功用还不限于单纯的经济和科技交流,而是范国更为广大的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博览会以娱乐休闲、交流沟通为特征,体现着民族和谐的理念。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就宣布藉由博览会实现全体人类之间和平与高尚的竞争,促进彼此相互了解,以增进人类福祉,其宣示成为日后各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博览会是一种以教育民众为主要目的的展览活动,它详细罗列人类满足文明需要所拥有的手段,展示人类活动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前景。它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根据以往的经历或者借助未来的曙光来启发思考。此外,促进交流和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和平是博览会的另两个目的。博览会一方面提供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展示与比较,互相学习、充实,另一方面有助于接受他人的差异,更好地寻求谅解。
世博会是未来发展的平台。1974年斯波坎国际博览会将环境问题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