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忆读书》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忆读书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3.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
二、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课文,深入理解作者的读书体会。
2.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并有计划地读书。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通过诵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读书体会。
2.讨论法。
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 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i.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ii. 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的朗读课文。
iii. 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作者的影响。
导入新课:
诗人徐志摩曾表达过读书后的不可言说的愉悦:“我觉得读到好的诗的时候,真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都受了感动,精神上好像复新了一般。在诗里,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他指出了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b) 诵读活动
i. 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ii. 诵读要求与策略:
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要忘我、深入地体会;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