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大附中200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南师大附中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卷(命题人:河南师大附中语文组 肖红)
总 分 座 号
第Ⅰ部分
一、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4分)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 方场的一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lì) 。
(2) 父亲的差使也交(xiè) 了。
(3) 王凌云企图阻遏 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4) 更会有一些农妇……咬牙切齿地憎 恨城市。
2. 顺着文意,接着再写一节“无论怎样”。(2分)
如果你心地善良,人们可能会指责你别有用心;无论怎样,要心地善良。
如果你诚实坦率,人们可能会欺骗你;无论怎样,要诚实坦率。
。
3. 有位同学参加综合实践“战争成语故事”小组活动时,对下面成语意思和相关人物有点疑惑,请你帮他解决。(4分)
(1)纸上谈兵 意思是 。
人物是 。
(2)破釜沉舟 意思是 。
人物是 。
4. 根据要求,默写下面古诗文句子。(10分)
(1)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 , ”,
石青糁之。
(2)“ ”,不必藏于己;“ ”,不必为己。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紧扣“ ”这一主旨,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的句子是“ , ”。
(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莲的正直、芳香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 ”。
(5)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以钓为喻,表达希望受赏识、被引荐心情的诗句是“ , ”。
(6)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的成语是“ ”,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的环境幽美、生活安乐的世界的成语是“ ”,常用来比喻不了解外界情况、十分闭塞的成语是“ ”,常用来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 ”。
(7)《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的诗句是“ , ”。
(8)《石壕吏》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 ”;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
5.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1) “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句中“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
(2) “他眼界开阔,对各种新知识都能容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体谅人,很快成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如何理解“难能可贵”?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