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让世界充满爱
——《老王》教学设计 黄冈 程俊超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选材组材以及布局谋篇的精妙。
2、理解文章简洁风趣、沉稳含蓄的语言特色以及人物描写的技巧。
3、通过老王的“苦”与“善”,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
4、把握作者对老王的感情,树立平等思想,培养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第2、3、4点。
【教学模式】质疑思考模式(讲读课文):读、问、研、结
【计划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由关注身边“不幸”的人群,导入课文。
(一) 作者简介:杨绛(1911——),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钱中书之妻。著作有《干校六记》、《将饮茶》等散文集,译作《堂·吉诃德》。
(二) 背景资料:1、记叙三轮车工人老王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具有生理缺陷、生活窘迫但却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必报的人物形象。2、文化大革命“左”倾思潮影响(时代背景)
(三) 教学内容:
1、字词疏通:欣(x‰n)然 骷(Ë‘)髅 镶嵌(xing qi„n) 攥(zu„n)着 滞(zhŒ)笨 愧怍(zu) 伛 惶恐 塌败 滞笨 镶嵌 愧怍 凑合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选材组材、布局谋篇的精妙。
板书: 线索
基本情况 职业:三轮车单干户 我 幸运 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思想,
老 尊重和关爱不幸人群
王 (逻辑顺序) 生理缺陷:瞎了一只眼 与
的 居住条件:小屋破败 老王
“苦” 带我送冰,车费减半 的 老实厚道 不安
与 工作为人 帮送医院,不要车钱 交往 不幸 心地善良 ª去世
“善” (时间顺序) 改装三轮,维持生计 知恩必报 自责
离世前夕,谢送蛋油
(1—4)从老王的职业、身体情况、家庭、居住条件介绍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