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学设计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18 11:41: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50字。  《社戏》教学设计
  (胜利十一中学  韩振芸  )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词语,整体把握文章故事情节。
  能力目标:分析人物形象;浅析景物描写。
  情感目标:探究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
  说明:学习目标的出示是为了让学生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有方向性、目的性。而教师可以依据目标进行有力地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浅析景物描写
  突破措施: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感受人物身上所具备的性格特点;从景物描写特点入手,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感受作者对故乡寄予的感情。
  说明: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因此在学生感知了故事情节后,重点分析人物形象。而学生接触的景物描写文章较少,所以这是课堂的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本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社戏》一文通过“我”对平桥村一段生活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劳动人民深沉而真挚的感情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说到童年这个话题,同学们的感触应该最深,请同学说说。是啊,即使是鲁迅这样的革命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时,笔调也是温馨的。从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社戏》中就可以看出来。
  说明:七年级的学生现阶段学习压力已经较大了,所以对童年是很怀念的,问题的设置能激发学生心灵。童年的美好同样发生在鲁迅身上,从而使学生走入老师的教学情境中。
  二、检查预习
  1.生字注音 
  行家(háng)  絮叨(xù)    归省(xǐng)  凫水(fú)    家眷(juàn)  
  棹 (zhào)    撺掇(cuān duo)    惮 (dàn)     漂渺(piāo miǎo )    潺 (chán)
  说明:教师的意图是注重基础,对字词注音、解释,有助于疏通文意,把知识落到实处。
  三、整体感知  自主探究(学生快速朗读课文、跳读课文)
  1.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让我们跟随“迅哥”去看“社戏”,说说你看到些什么?
  提示:1.迅哥和小伙伴们夜晚去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2.铁头老生和一群赤膊的人打仗;小旦咿咿呀呀地唱;红衫小丑被花白胡子的人用马鞭打;老旦坐在椅子上唱。
  说明:教师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们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整体感知,对文章情节有总体的把握。
  四、质疑解惑  合作探究(一)(学生展开讨论)
  1. 你觉得戏好看吗?请说明理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