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2010-2011学年上期高2011级半期考试全科试卷(5科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1 9:34: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doc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理综).doc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数学理).doc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数学文).doc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文综).doc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英语).doc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doc
  成都七中2010—2011学年上期
  高2011级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高三命题组      审题人:王正可
  注意:第Ⅰ卷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答在答题卷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筵席/妍丽          落枕/落后        薄弱/单薄
  B.巷道/巷战          信笺/渐染        奴婢/裨益
  C.璞玉/胸脯          供应/提供        碘酒/踮脚
  D.眼眶/框架          雇佣/慵懒        拘泥/忸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历练      松弛      明火执杖      矫揉造作
  B.文采      故技      老羞成怒      无事生非
  C.缉私      朗颂      偃旗息鼓      天网恢恢
  D.闲暇      修炼      砰然心动      绵里藏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一个救生舱、一个应急避难场所也许比一同下井的领导更能保障矿工的安全,就如智利矿工大营救所显示的那样。只是中国矿工何时才能拥有这个不时之需呢?
  B.多年来,社区干部想方设法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关注留守儿童、照顾孤寡老人的事,真是罄竹难书,一直被人们称道。
  C.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控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D.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的本身,还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地铁一号线的开通贯穿成都南北,北达升仙湖,南至世纪城,途经文殊院、天府广场和省体育馆,对于很多喜欢出门游玩和运动的市民来说,无疑为他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B.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的概念车“叶子”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叶子”在设计中以电能为主要动力来源,其技术核心是自然能源转换技术,包括光电转换技术,风电转换技术,二氧化碳吸附和转换技术。
  C.中日关系一向微妙,中国政府一直本着睦邻友好的态度积极发展两国外交,但日方的态度经常摇摆不定,甚至举动出格,数十年经营起来的中日关系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D.《弈秋》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效果的好坏,老师既有教的方法问题,也有学生自己念得是否用功的原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
  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
  在中国,“伦”“理”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它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过程之中。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是去冒犯和亵渎它。对必然性的认识、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对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