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08级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考全科试题(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理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文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天水市一中2008级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题
语 文
命题人: 审题人: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包括第一、二、三大题为选择题,第Ⅱ卷包括第四、五、六、七大题为非选择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克扣(kè) 缱绻(qiǎn) 抹不开(mǒ) 沐猴而冠(guàn)
B.嗔怒(zhēn) 洞穴(xué) 创可贴(chuāng) 翻箱倒箧(dǎo)
C.毗邻(pí) 骁勇(xiāo) 脖颈子(gěng) 暴殄天物(tiǎn)
D.整饬(chì) 场院(cháng) 国库券(quàn) 曲径通幽(qǔ)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熟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90后对服装首饰的搭配让人惊讶,他们对于各种流行时尚,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根据个性需求随意修改。
B.事故发生后,省市主管领导风尘仆仆连夜赶来,下车伊始,就来到事故发生现场,立即投入救援指挥工作。
C.做生意要讲诚信,像那种“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靠投机取巧、蒙骗顾客来赚钱的做法是极其愚蠢的。
D.当中国小将周洋力压群芳,突破三名韩国选手的包围率先到达终点时,全场观众爆发出了如雷贯耳的掌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专家指出,针对“山西地震谣言”事件,国家必须加快相关立法和打击力度,来有效遏制网络散播流言这一现象。
B.“屈原投江”“牛郎织女”“登高赏菊”等优美传说对现在的青年越来越陌生,看来我们要加强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
C.建造“太阳-氢能”住宅是自然和科技结合的尝试,是摆脱依赖矿物能源的希望所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人们的吸引力。
D.2009年博鳌青年论坛,旨在促进全球青年,特别是港澳台青年了解中国在抵御金融危机过程中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说到底,孔子不过是这一轮“文化热”的一个标签或符号罢了。 ,
。 , 。 。
,其在文化传播的同时不免存在割裂、扭曲之嫌。
①而且,这样的“热”更大意义在于眼球率
②甚至包括眼下同样大热的曹操,也一样被标签化、符号化了
③这样的文化标签或日文化符号其实很多,老子、庄子等等都是
④可能有更多社会心理、文化认同上的考量而已
⑤只不过这个时候选择孔子
⑥类似“孔子热”这样的文化喧嚣往往止于呼号,缺乏相应的制度、文化、理念上的建设
A.③①④②⑤⑥ B.③②⑤④⑥① c.⑤④①⑥③② D.③②⑤⑥④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茶种类繁多,品种优良,栽种管理精细,加工方法科学,工艺先进,花色品种齐全。品质风格独特。其中,名优茶品种就有600多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与之相提并论。茶具有廉、美、清、和的品格,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它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之王。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评内质。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光润、鲜暗等的程度,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