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学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6 11:57: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2650字。
16、社戏
教师寄语: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体验美的心灵,缺少描述美的语言。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详略,加深理解。
2、揣摩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
3、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基础知识: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归省( ) 行辈( ) 不惮( ) 船楫( ) 桕树( )
yùn zǎo ( )( ) cuān duo ( )( ) jiǎo( )洁
hè cǎi ( ) xù dao ( ) 家juàn( )
2、填空:
本文作者是 ,原名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本文体裁是 ,文中的“社”原指 ,在绍兴,“社”是 ,“社戏”是指 。
理解探究:
3、文章题目为“社戏”,但作者写社戏的部分却很少,作者这样安排是否合理?为什么?
4、通读课文,自选一个角度,概括一下全文内容。(可从“时间”、怀念童年的原因等方面去思考。)
合作释疑:
5、“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我”会有“以为船慢”的心理?
6、请选择两个你喜欢的任务进行评价。
课内精读: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 …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7、第2段中加点的词“跑”与第1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
8、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第1段第三句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
B.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第3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2段中的“歌吹”。
D.作者在第4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2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9、从第1、2、3段中各找出一处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标出,然后分别从括号里选出能恰当概括“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第1段 (活泼、轻松)
第2段 (急切、焦虑)
第3段 (惘然、陶醉)
10、对上文大意概括恰当的是哪一项?( )
A.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行船情景。B.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
C.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心理活动。D.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