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ppt
- 资源简介:
人教版选修3《金属晶体》课件说明.doc 192.00 KB
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讲义.doc 752.50 KB
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swf 14.89 KB
金属晶体第三稿.ppt 1.84 MB
立方堆积的形成.swf 17.30 KB
六方堆积的形成.swf 6.72 KB
面心堆积的形成.swf 9.01 KB
体心堆积的形成.swf 8.41 KB
第三节 金属晶体
【教学目标】
1.理解金属键的概念和电子气理论
2.初步学会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
3.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的几种常见排列方式
【教学难点】金属键和电子气理论 . 金属晶体内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教学重点】金属具有共同物理性质的解释。金属晶体内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教学过程】
一、金属键
1.定义: 叫做金属键。
(1)成键微粒:
(2)存在:
2.金属键的本质---电子气理论
(1)电子气理论
“电子气理论”把金属键形象地描绘成从金属原子上“脱落”下来的大量 形成可与气体相比拟的带 电的“电子气”,金属原子则“浸泡”在“电子气”的“海洋”之中。
(2)金属通性的解释
①金属导电性的解释
在金属晶体中,充满着带负电的“电子气”,这些电子气的运动是没有一定方向的,但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电子气就会 移动,因而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容易导电。
②金属导热性的解释
金属容易导热,是由于电子气中的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与 频繁碰撞从而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③金属延展性的解释
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 就会发生相对滑动,但不会改变 ,而且弥漫在金属原子间的 可以起到类似轴承中滚珠之间润滑剂的作用,所以在各原子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以后,仍可保持这种相互作用,因而即使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也不易断裂。因此,金属都有良好的延展性。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分组活动1】
利用20个大小相同的玻璃小球,有序地排列在水平桌面上(二维平面上),要求小球之间紧密接触。可能有几种排列方式。讨论每一种方式的配位数。(配位数:同一层内与一个原子紧密接触的原子数)
密置层,配位数6
非密置层,配位数4
1.简单立方堆积
这种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是一个立方体,每个晶胞含1个原子,被称为简单立方堆积。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太低,只有金属钋采取这种堆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