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案20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三单元
9. 春
一. 教学目标
1. 领悟本文全面而细致地观察事物、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 体会生动、精确的语言、叠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3. 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
4. 培养学生“读文章、想画面”的想象能力。
5. 通过齐读、自读、默读等方式,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6. 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给人带来的活动、希望和力量激励学生珍惜春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 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细致地描写。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品味优美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难点: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3. 疑点:结尾三个比喻、拟人句构成的段落排比的含义。
三. 课时安排:二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美。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 指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析课文结构。提问: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分别划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3)具体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4)文中说春天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3、师生共同交流。
4、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找出不懂的词句。(教师点拨)
三、研读与赏析
1、知道学生阅读1、2小节并提问:
(1) 第1、2小节总写了哪些景物?
(2) 写第1、2小节有什么作用?
(3) 第3小节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4) 春草图中为什么好要写人的活动?
(5) 说说“偷偷地”、“钻”字用得好在哪儿?
3、 提问:课文从哪四个方面来描绘春草图等图画?
4、 全班集体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