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生物圈》ppt2
- 资源简介:
共62张。含高考目标导航、课前自主梳理、思考探讨、课堂互动探究、对点突破、热点考向示例等。含配套课时活页作业,约4850字。
必修部分
第九章第1课时
[定时规范,反思纠错!]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单独装订成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概念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不断趋向相对稳定
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形成的特殊的圈层,是生物的总和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圈层,即它的基本组成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答案】 D
2.下列关于生物圈稳态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生物圈的稳态是指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态状态
B.人类的许多活动已超过了生物圈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
C.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答案】 C
3.下列关于生物圈硫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火山爆发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
B.绿色植物能吸收大气中SO2与土壤中的SO2-4
C.在生物群落中硫元素是以SO2-4等无机离子形式传递的
D.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所产生的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答案】 C
4.(2008年宁夏)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解析】 在原有的气候条件未发生巨大变化之前,可在原有的土质上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并实行封山育林,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是使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的最好措施。
【答案】 D
5.(2009届宁夏银川高三第三次测试)调查河流生态系统很容易发现:河流上游人烟稀少处大多水质清澈;中游岸边开始有人类社区出现,水中藻类增加,水色偏绿且透光度下降,鱼虾数量减少;到了下游,两岸建筑林立,河水污浊发臭,鱼虾几乎绝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富营养化的废水流入河流,造成河流溶氧量低,不利鱼虾生存
B.河流上游水流湍急,水中溶氧量高,藻类过度繁殖,鱼虾成群
C.河流中游因水中的鱼虾减少,因此藻类大量生长
D.河流下游污染严重,连细菌都难以生存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河流上游人烟稀少,没有使河流受到污染和破坏,藻类不会大量繁殖。到了河流中、下游有了人类频繁活动,生活污水排入水中,使得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最终产生的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致使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河流下游污染严重,生物大量死亡,但抗污染能力比较强的某些细菌仍可生存,故A项正确。
【答案】 A
6.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保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