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教案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3 11:13: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740字。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2.理解清末“新政”。
  3.掌握20世纪初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运动。
  4.掌握兴中会的成立。
  5.掌握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及其思想。
  6.掌握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德育目标
  1.通过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认识和学习,对学生进行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而勇于探索的教育。
  2.在介绍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的生平和思想时,教育学生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去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孙中山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们的主张和实践都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而是革命的、进步的,以此来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比分析几位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
  2.兴中会的成立。
  3.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的思想。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兴中会的入会誓词。
  2.如何认识清末“新政”?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多媒体电教设备。
  ●教学方法
  1.讲述法: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通过讲述,加深学生的理解。便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
  2.比较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比较法教学,解决课堂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例如:通过对比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异同,对比革命派与维新派思想主张异同,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列举法: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一些典型实例,具体史实来强化课堂直观性。
  4.图示法:在讲述“资产阶级具体广泛建立”一目时,应运用图表综合分析处理这一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从容说课
  本章教学主题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本章历史特征,其次对每条基本线索进行分别讲述。本节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师应帮助学生重点理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站在较高的历史层面上去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和分析具体问题。
  三、对于本节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历史事件,重点要让学生把握其意义,而不是强调其过程。
  四、教师教学中,要加强现代化教学设备在课堂上的使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这样我们就已经学习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的历史。在中国社会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情况下,中国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以至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都有过自己的探索,作为中国旧式的地主和农民,是不可能提出根本性的变革的,而民族资产阶级又遭受到了1898年的挫折,他们必须寻找新的武器。既然依靠清王朝无法达到目的,那么,自然有一部分人要抛弃清王朝,这就引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