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中图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3 16:09: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7小题,约2530字。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1~2题。
  1.引起图中海岸变迁的主要作用可能是(  )
  A.海浪侵蚀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D.冰川刨蚀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区的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主要是由该地区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
  答案:B
  2.图中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  )
  A.三角洲B.海滩C.沙丘D.沙洲
  解析:该地区河流密度大,说明该地区降水丰富,所以该地区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沙丘。
  答案:C
  (2010•泰安)自然地理学以运动为核心,展示自然规律。请分析上图,回答3~4题。
  3.若该图表示岩浆与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物质循环,箭头含义正确的是(  )
  A.a——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
  B.b、d——变质作用
  C.c——重熔再生作用
  D.e——岩浆的冷却凝固作用
  解析: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可知,①为岩浆,②岩浆岩,③为沉积岩,④为变质岩。其中a表示冷却凝固作用,b表示变质作用,c表示外力作用,d表示变质作用,e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答案:B
  4.若该图表示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营养物质循环,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理事物依次是(  )
  A.地理环境、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
  B.地理环境、动物、微生物、绿色植物
  C.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地理环境
  D.绿色植物、动物、地理环境、微生物
  解析:根据生物循环规律可知,①为地理环境,②为绿色植物,③为动物,④为微生物。其中,a表示无机分子,b、c、d表示有机分子,e表示无机物。
  答案:A
  (北京海淀区期末练习)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溶洞—①B.裂谷—②
  C.沙丘—③D.戈壁—④
  解析:读图可知,①②为风化、侵蚀作用,③为搬运作用,④为沉积作用;溶洞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A项正确;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A
  6.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A. ①B.②C.③D.④
  解析:沙尘暴发生时的外力作用是风力搬运作用,属于图中的③。
  答案:C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水平距离单位:千米,等高距为10米),完成7~8题。
  7.图示区域位于(  )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