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练习3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注:本次上传第2至第5套试题!
邻水县丰禾中学高三诗歌鉴赏专题训练(2)
(各地试题集)
2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②“箫管”在诗中指 ;“朱门”在诗中指
③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4分)
2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霞。
这是一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作者在被贬朗州后写的。诗篇一翻悲秋成案,谱成一曲高亢的秋歌。请简要评析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2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咏 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2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①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②请简要分析诗中第4句采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2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江月 夜行黄少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首词所描写的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4分).
(2)唐张继有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辛弃疾这首词中说“明月别枝惊鹊”。请就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