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识记课文的生字词和通假字。
2. 理解掌握一些文言词句的含义,了解“于”字的用法。
3. 理清课文结构,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意思。
4. 学习本文阐述事理的方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 掌握一些背诵方法,诵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2、3、4。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复习引入
1. 孟子和《孟子》与孔子和《论语》。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论证过程,结论。
二、 解题
1. 出处和体裁。(B)
2. 翻译及句式特点。(A)
三、 研习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圈出生字词并注上拼音。
畎( )、傅说( )、鬲( )、敖( )、奚( )、拂士( )
(2)要学生注意听清老师的读音、停顿、语调。(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一)
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节奏和读准字音。
3.学生自读课文,疏通全文大意。(B层学生老师要多点拔)
(1) 参照工具书及课文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2) 圈画疑难词句,可同桌讨论解决。
(3) 学生质疑,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教师板书一些重点字词:
① 通假字。曾——增、忍——韧、衡——横、拂——弼
② 一词多义。于(由于、在、给、从),故,国
③ 词类活用。苦、劳、饿、空乏、拂乱、动、过
④ 古今词义变化。发、举、是、所以、恒、入、出、则、征、喻(A)
(4) 学生口头翻译全文(B层学生老师帮助串译课文)
(5) 由学生口头说说各段文字的大意,教师作归纳板书。
第一段: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第二段:归纳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
第四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