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教案8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纸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表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能感受自己的母爱。
二、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联系生活,细致深入的体味母爱,并能表达出来。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 歌曲
四、课 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 情感培养
母爱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世界上因有母爱而变得更温馨,所以许多人都歌颂母爱,思念母亲,现在听一个有关母亲的故事并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听了这个故事,我们都被这博大的母爱感动了。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些母亲,才会有许多的子女眷恋母亲。下来我们学一首女儿寄母亲的诗歌《纸船》。
2 、感知诗歌《纸船》。
(1)配乐朗诵《纸船》,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教师出示问题 :
① 读完诗歌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形象?
②请找出诗歌中能表现诗人对母亲思念的词语和句子。
③诗人明知道纸船不能流到母亲那儿去,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无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所以诗人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④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诗中“悲哀”一词?
一个人如果有初次离开母亲远走他乡的感情体验,就能深切的理解这首诗的感情。一直在母亲身边,习以为常,感受钝化了。一旦远走,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想念妈妈的滋味,最是难受。有这样的体验,就能理解她的“悲哀”,理解她的眼泪。
(学生思考并小组合作解决;重点问题,老师出示幻灯;学生争执难解的问题,老师明确。)
(3)学生细读课文,深入思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同学间讨论,老师明确)
(4)师生再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