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天津师范大学 刘 蔷
章节课题 第二单元第四课《词七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养性目标 基础知识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2.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学科能力 1.理解此人复杂的心情,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感词人所感,让学生尽量体味词的艺术感染力;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词的方法。
思想方法 1.在学习的时候注意体会苏轼的感情矛盾;2.体会哪一种情感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
教育性目标 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遇到逆境而不气馁的意志品质
发展性目标 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1.努力培养学生爱国济世之情;2.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
教学重点 1.豪放词的特点;2.虚实相生烘托映衬;3.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教学难点 理解苏轼感情上的矛盾
教学方法 注重诵读、比较,一方面强调教师的引导,另一方面组织、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发言,参与课堂教学。
预习要求 提前预习本课,对苏轼生平有简单了解。
课件使用 使用相关影音文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2´)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既然古语都有云,咱们就先来“温故”。我来说两三句咱们原来学习过的某位文人作品中的诗句,看看大家能不能想起来这位文人是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事不耳闻目见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看到大家的反映我就知道,大家对这两段诗文都是非常熟悉的,第一段是选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二段大家更是应该印象深刻,这是咱们期中考试的时候默写的最后一题,是选自《石钟山记》,这两篇文章都是苏轼的作品,在学习苏轼作品的时候我们曾经介绍过一些相关信息,比如:苏轼(1037-1011)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开创者和代表人物。
既然说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那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苏轼豪放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解题(3´)
1.念奴娇是什么?
词牌名,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一百字,多为二十句。此调音节高亢,英雄豪杰多喜用之,用以书写豪放之情。(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
2.念奴娇来历: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
3.写作背景:
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颇有抱负的人,21岁与胞弟苏辙同榜中了进士,一时间名声大噪,登上仕途。但是正如苏轼自己说得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很少能有人的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苏轼也不例外。神宗元丰五年(1082),宋神宗推行王安石新法,苏轼反对变法,新党重新执政后害怕苏轼与己不利,便搜罗把柄罪名(《田妇叹》),制造了文字狱“乌台诗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