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案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3 21:0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琵琶行》拓展阅读教案设计
王  勇

定位:通过对比阅读,欣赏诗人对乐音的出神入化的描写,反复朗读,品味揣摩。理解乐音对激发琵琶女和诗人联系的作用,体味诗人内心的情感。

切入:白居易《琵琶行》中对琵琶女演奏乐曲的摹写,历来脍炙人口。研读这首诗,很自然就会提到韩愈的《听颍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因为清人方世举曾推崇这三首诗是摹写声音的“至文”,并说“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本节课就从分析这三首诗的乐音描写为切入点,朗读赏析。

准备:学生课前预读《听颍师弹琴》(见我校“高中语文选修课研究”课题组编写的《诗词欣赏入门》)《李凭箜篌引》(见本单元后《其他古诗词背诵篇章》),背诵这两首诗。

探究:
一、诗歌音乐形象分析
这三首诗中对演奏的乐曲的描写,有哪些异同?
相同:都运用了直接描写和侧面渲染的方法,运用了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
不同:白诗和韩诗描摹出乐曲的旋律的起伏变化,总体来说,由轻细委婉到激越高亢,刚柔并济,突出了乐曲对听者的心灵振颤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感触。李诗重在写乐曲演奏的艺术效果,写天上地下动植物和神仙对音乐的感受,想象奇特而又与众不同,有形体,有色彩,有光线,有温度,还有构成完整视觉形象的动作、神态,突出了乐音的美妙,演奏技艺的卓超。

琵琶行


起伏变化 粗重急骤 轻细委婉 清脆圆润
婉转流利 阻塞不畅 低沉停顿
突然爆发 激越雄壮 强音收尾
听颍师弹琴
轻细温柔 互吐衷肠 (昵昵私语)雄健高亢 激昂壮烈 (勇士赴敌)
柔和悠扬 境界开阔 (柳絮飞扬)高音突起 由高渐低 (凤凰攀高)

李凭箜篌引

音乐效果 清脆激越(昆山玉碎凤凰叫)
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 江娥啼竹 素女怨愁
芙蓉泣露 香兰含笑 寒光消融 紫皇动容
石破天惊 秋雨滂沱 老鱼跳波 瘦蛟起舞
吴质难眠 露飞湿兔

二、乐曲演奏者形象分析
诗人对演奏者的描写,也有所不同。韩诗和李诗只作了简略的交代(“自闻颍师弹”,“李凭中国弹箜篌”),读者可通过诗句想象出演奏者技艺的精湛,而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