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学案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2/8 13:29: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70字。

  《小狗包弟》教学案例
  山西省临汾一中常红杰
  课前准备:
  一、印发巴金的《随想录•总序》
  二、印发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总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感动中国”颁奖词
  2005年10月17日,世纪老人巴金离开了他深爱的人间。他静静地躺在他一生最钟爱的玫瑰花丛中,面目安详。灵床正对大门的一侧,工作人员专门布置了一个心形的玫瑰图案。黑色金边挽联下面,是巴金大幅的照片,满头的白发,熟悉的笑容。灵堂里回响的,不是哀乐,而是巴金喜爱的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根据巴金的遗言,他的骨灰将和相濡以沫的妻子萧珊一同撒入东海。
  二、介绍《随想录》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一步步逐渐深入的独立思考,首先从主张“干预生活”开始。独立思考——把心交给读者——讲真话,它们成了《随想录》不断出现的自白。清醒的自我忏悔意识,使巴金率先提出了诸多至今看来仍不乏生命力的思想命题。
  道德忏悔、从全人类角度看待“文革”、倡导建立“文革”博物馆,这是《随想录》在当代思想史上最为重要的三点贡献。
  三、介绍背景
  对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来说,文革是一个永远无法忘记又不愿记起的梦魇。而因为一种有意无意的遮蔽,文革对现代的中学生来说,是一个盲区。因此,在讲《小狗包弟》的时候,对背景的讲述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唯有注意到小故事背后的大背景,才能理解到:作者在对小狗包弟的深沉的思念和真诚的忏悔的背后,是对自己在那个时期背叛真诚的无情的解剖,是对自己无力保护自己的所爱甚至无和把握自己命运的痛苦,是对那个人性扭曲的时代的控诉,是大爱和大恨的交织,也是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责任的痛苦拷问。总之,离开了背景的讲述,很容易将文章深刻的思想浓郁的情感肤浅化、单薄化。因此,在对背景的介绍中,采用故事讲述、画面展示以及文章朗诵几种方式,力求从感性和理性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