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学设计6
- 资源简介:
约3550字。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叙事散文的叙事与抒怀的关联,领会作者如何在叙事中表示或隐或显的感情偏向。
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丰盛学生的情绪世界,培育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重点:
1、领悟作家深入的思惟和诚挚的感情。
2、造就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养难点:
1、准确评估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对文革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认知。
教学设计:
领导学生阅读《小狗包弟》让学生了解那个生命因特殊的政治原因被彻底疏忽而置于社会边沿的历史,感受作者作为一个处于特定时代的有良知的人的无奈和严于解剖自己敢于忏悔的人格,从而让学生铸造一颗敢于反省忏悔的坦诚求真的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巴金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文学看法时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打扫我们心灵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盼望,带来勇气,带来气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想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习的历史,清除人们心灵的垃圾,感触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
二、整体感知:
(一)叙事:
1.复述故事件节:
明确:
1)简括:一只讨人爱好的狗,在"文革"棍棒的恫吓下,被胆小的主人送给病院作懂得剖实验品。
2)详细概括:一位艺术家跟他的小狗的故事,以此带出作者的友人-小狗包弟;包弟的来历;包弟的聪明聪颖与家人的密切关系;包弟惨遭恶运;包弟之逝世给作者永恒的心灵伤痛。
2、检讨预习成果:
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全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联合预习功课谈谈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
楔子(引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2自然段)--包弟来历
发展(3-6自然段)--七年相处
结局(7-9自然段)--一朝告别
尾声(10-13自然段)--真心忏悔
补注:文章的第一天然段写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具备引起下文的作用,所以称为楔子(戏曲或小说开头的引子,存在引起下文的作用)。此段为下文包弟故事起铺垫、启发生用,给散文定下伤痛的情感基调,与包弟故事构成对比。
(二)抒情:
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庞杂的心理过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恼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细心品读感触作者的情感流程。
1、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请找出本文的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