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彭浦初级中学2010年第一学期预备年级语文阶段测试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3560个字。
彭浦初级中学2010年第一学期预备年级语文阶段测试试卷(2010.09)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时间:100分钟卷面:100分)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30分)
一:默写(10分)
1草满池塘水满陂, 。
2 ,树头花落未成阴。
3靖安宅里当窗柳, 。
4 ,欲作家书意万重。
5复恐匆匆说不尽,。
二:阅读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本文选自《》,编者是南北朝的文学家。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则是无信:()(2)下车引之:()
8译句: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9本文给你的启示是:
三课外语段(10分)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丧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10.理解句中加点词语(4分)
(1)昼则耕作于田间(2)乡里咸称其善
1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12.刘氏的善举在文中具体表现在。(用原文的语言表达)(2分)
13.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2分)
第二部分现代文(30分)
一(12分)
①波兰作曲家肖邦1830年准备出国去深造,他的朋友设宴为他饯行。席间,朋友们赠给他一个银杯,杯里装的是波兰的泥土,意在勉励肖邦不要忘记祖国。
②肖邦到维也纳不久,华沙爆发了反抗俄国统治的起义,可惜失败了。肖邦曾两次设法回国,都没有成功。从此,他把对自己祖国的怀念和忧虑,全都灌注在自己的音乐里。
③1848年秋天,离开祖国18年的肖邦身染重病,处于弥留状态。他的姐姐从华沙赶到他身边。肖邦对姐姐说:“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祖国的,不过你一定要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④他又命人取出当年朋友们所赠的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请朋友们到时候把祖国的泥土撒在他的棺材上。肖邦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穴上撒上银杯里的泥土。他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送回华沙,保存在圣十字教堂里。后来,在肖邦诞辰125周年时,波兰人民为他重立了墓碑,墓志铭是:
至爱所在,心之所在。
14.这篇短文记叙的顺序是( )(2分)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15.墓志铭中的“至爱”具体(2分)指:。
16.贯穿文章始终的一条情感线索(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