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鹰潭奥科现代外语学校初中部 刘海英
一、教材分析、学生分析
本文是通过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一场小矛盾,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内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心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文章的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这一家庭纠纷矛盾重重,悬念跌宕,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课文中充满了是是非非的矛盾冲突,在这一点上,教学中教师应把更大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的讨论,充分地展示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彻到整个教学环节中。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课文展示的情节,贴近他们的生活,能激起他们的表现欲,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此时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不同的价值取向,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敢于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因此,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他们极为重要。再者,利用多媒体教学,既能满足他们的期待视野,又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激活他们的思维,发扬他们的个性,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有关插叙的知识,了解记叙文的不同的叙事方法。
2、理清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物个性,体会文中的心理、语言描写,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够准确读出文中的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文章的提示,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内容。
2、教师组织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根据文中的矛盾冲突,就相关问题进行辩论。
3、联系实际,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作探究性阅读,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正确引导他们的情感倾向。
2、让学生明白友情的珍贵,但同时也能恰当客观地认识父母的行为。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语气、语调。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1、明辩是非,学会与父母,与他人沟通。
2、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突破
1、在动人的音乐中,感知友情的珍贵。
2、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