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文言文双基的回归与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一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2/14 12:15: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6题,约4250字。

  苏教版必修一  文言文双基的回归与训练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句中“水”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B.吾从而师之
  C.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侣鱼虾而友麋鹿
  解析:例句和C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名词用作状语;B、D两项,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C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隔绝
  B.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
  C.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
  D.故为之文以志  志:记
  解析:绝:横渡。
  答案:A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位卑则足羞 
  B.其可怪也欤     吾未见其明也
  C.于此乎  于其身也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解析:D项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连词,表示承接关系;B项,副词,表示感叹语气;代词,他们;C项,介词,从;介词,对于。
  答案:D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远而至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B.悠悠乎与颢气俱   游于是乎始
  C.故为之文以志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D.而不知其所穷  道之所存
  解析:D项“所”与后面动词组合,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可译为:……的地方。A项,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词,表示转折关系。B项,助词,……的样子;助词,表示停顿。C项,连词,表示目的关系;介词,在。
  答案:D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C.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D.游于是乎始
  解析:B项古今义都指千里马。A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C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D项,古义:从此;今义:表承接的连词。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渺沧海之一粟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解析:A项,“知”同“智”;B项,“受”同“授”;D项,“趣”同“趋”。
  答案:C
  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解析:C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A、D两项都为定语后置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C
  二、默写、翻译
  8. 默写。
  (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________________,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