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课堂实录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5 5:5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胡同文化》关于语言特色的理解、文化比较辩论教学的
课堂实录
   时间:2003年11月26日上午第一、二节
班级:广州市第47中学高一(11)班
地点:教学北楼203室
执教:何国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读《胡同文化》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与其他文章比较觉得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呢?
众生:(沉默)
师:我们读一段感受一下,好不?请大家读第一段。
生:(读第一段)。
师:有什么感觉?
生:有,感到语言朴实、亲切,老头子与老婆婆床上对话的方位词特有趣味。
师:同学们,这样朴实的语言能反映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大家在写作文时,常感到无话可写,总认为,作文的语言是很“高雅”的。是的,作文“行动”本身就是高雅的,但它的“高”不是高不可攀的“高”,作文的内容都是生活化的。这篇文章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本文没有写“惊天动地的事”,文章中两老头子床上的话都写了,这样看来,“写作文就是      ” 。
生:(齐声)写生活。
师:我昨天给大家发了一篇阅读的文章,叫做《汪曾祺……》。
生:(齐声)《……唤起青年对语言的热爱》。
师: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也希望唤起同学们的对语文的——。
生:(齐声)热爱!
师:也希望唤起大家对语文老师的——
生:(齐声)热爱!
师:(笑)我没有这么说哦!
生:(齐声)笑。
师:同学们,在你们看来,文章中哪一些语言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特点,哪一些语言最能体现北京人的特点。我们班有五个组。看哪一个组能够比较好地体会到课文的语言特色。过一会儿,你们推出一个代表你们组水平的同学发表看法。你们需要几分钟时间?
生:三分钟。
师:三分钟够了吗?好吧,现在开始。
生:(读书,讨论)。
师:三分钟时间到了,可以了吗?
生:不可以。
师:噢?还需要延长时间吗?
生:需要。
师:我就估摸着,三分钟时间你们搞不掂。再延长2分钟好吗?
生:好。
师:就再加2分钟时间吧,请继续。
生:(读书,热烈讨论)。
师:时间到了,再不给你们时间了。研究出的水平就是你们的水平了噢,哪一个先来发言?
生:(指第5组)从那一组开始?
师:为什么?
生:我们讲“风格”,所以让他们开始。(众生笑)
师:你们要这样的“风格”还是要讲“人格”?(笑)
生:我们要“风采”。
师:好!哪一个组先表现“风采”?
生:我先来(很多学生举手)。
师:好,第2组,第4组,第3组。只有你二个组了,你们要抽签,还是讲“风格”?
生:(第5组举手)
师:(指第5组)好,就你们组先来。
生:我觉得74页上写到《八月骄阳》里“文化革命”的一段对话很有意味,表现北京人不管闲事,其中“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卖!”“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还有下面的句子“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表现了北京市民的“忍”的精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