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29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广州市协和高级中学语文科 戴宏辉 公开课教案(2003.10)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诵读,通过重点词语的品味,体会词中描绘的鲜明意象。
2、理解本词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从而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能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
4、教育学生倍加珍惜今天的一切,并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毛泽东这首词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及意义,从而把握词人的宽广胸怀和深沉的思绪。
2、 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出这些词语的丰富含义。
教学方法:1、语言品读法;2、点拨法;3、讨论法。教时: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展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手迹,让学生初步感知毛泽东诗词豪放的艺术风格.
二、研习课文
(一)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本首诗词豪放的艺术风格.
主要问题设计:⑴诗词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写景和抒情]
前三句分别点明了哪些内容?[(联系写作背景),处境、季节、地点]
⑵上片具体写了怎样的景? 诗人具体描绘了哪些景物?分别从那些视角来写的?["看"统领的内容]
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总特征:绚丽多姿,生机勃勃]
⑶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怅,问] 其含义是什么?[(联系历史背景),实质为思考革命的领导权的问题]
⑷诗人提出的问题回答了没有?(过渡到下篇的分析)
⑸下片所写的内容在时间与上片有何不同?[(引导学生抓住"忆"字),回忆]
①具体回忆了哪些内容?["恰"统领的内容]
②写出了"同学少年"怎样的精神面貌、斗争生活和志趣?"粪土当年万户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意气风发、热情澎湃、才华横溢、以天下为己任、奋笔疾书、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