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州一中、国光中学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高一年级全科试卷(8科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综合资源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2/19 12:32: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福建省泉州一中、国光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福建省泉州一中、国光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政治.doc
福建省泉州一中、国光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地理.doc
福建省泉州一中、国光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化学.doc
福建省泉州一中、国光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历史.doc
福建省泉州一中、国光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生物.doc
福建省泉州一中、国光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数学.doc
福建省泉州一中、国光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物理.doc
福建省泉州一中、国光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语文.doc
  泉州一中、国光中学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
  高一年语文科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10分)
  1.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靡有朝矣。(《氓》)
  (2)            ,心念旧恩。(《短歌行》)
  (3)携飞仙以遨游,                         (《赤壁赋》)
  (4)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5)伏清白以死直兮,                  (《离骚》)
  (6 )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7)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______。(《荷塘月色》)
  (8)                  ,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学而》)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泰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石门亭记            
  王安石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 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   (让,叫)
  B. 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     (全部,都)
  C. 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     (互相)
  D. 人之否也敢自逸        (穷而不达,即不得志)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留之山中             使记其作亭之意
  B.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         夫环顾其身无可忧
  C. 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            君至而为亭
  D. 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于“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C.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5.将以上文言文选段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3分)
  (2)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3分)
  (三)古代诗歌赏析(6分)
  6.阅读以下诗歌,回答问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
  辛弃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