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一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高三语文学科《中外传记作品》模块结业考试试卷
- 资源简介:
共17 题,约10100字。
福州一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
高三语文学科《中外传记作品》模块结业考试试卷
(完卷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1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劝学》)
(2)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3) ,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声声慢》)
(5) ,列坐其次。(《兰亭集序》)
(6)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送石昌言北使引①
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②,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苦,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③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④,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⑤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大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⑥。今之匈奴⑦,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⑧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释】
① 石昌言,苏洵的同乡,也是苏洵的亲戚。“引”,就是“序”。
② 及第第四人:科举考试中被录取,排名第四。
③ 折冲:使敌人的战车后撤,即制敌取胜。
④ 彭任,蜀人,曾跟随富弼出使契丹;富公,指富弼,北宋大臣。
⑤ 中国:中原。
⑥ 奉春君,刘邦的大臣刘敬。冒顿,秦末匈奴单于。刘邦派人出使匈奴,匈奴给使者看到的都是老弱的兵和瘦弱的马,使者回来对刘邦说“匈奴可击”。刘邦又派刘敬出使匈奴,他回来说,匈奴故意示弱,是为了引诱我们进攻,不能上当。但是刘邦不听,结果被匈奴出奇兵围困在平城达七天之久。
⑦ 今之匈奴:指契丹。
⑧ 说:游说。
2.下列各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吾始数岁 始:才
B. 又以亲戚故,甚狎 狎:亲近,亲昵
C. 昌言甚喜称善 善:友好,亲近
D. 尚心掉不自禁 掉:颤动,振动
3.下面的六个句子编成四组,全部表明苏洵和石昌言昔日友好关系的一组是( )。(2分)
①昌言从旁取枣啖我 ②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③相与劳苦,如平生欢 ④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⑤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⑥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