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共7个)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4.9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2/22 20:11: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限实规范训练.DOC
2011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案:专题5 个体的稳态与调节1 植物的激素调节.doc
2011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案:专题5 个体的稳态与调节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
2011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案:专题5 个体的稳态与调节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
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ppt
第三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ppt
第一讲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

  专题五 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小专题一 植物的激素调节
  核心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一: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合成及运输的理解与分析
  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几种研究方法
  (1)锡纸遮盖类
  A组中右侧的胚芽鞘罩着尖端下面的一段,应是弯向光 源生长。B组中右侧的胚芽鞘尖端已不能感受光的刺激,应是直立生长。
  (2)暗盒开孔类(开孔能透光,分析同单侧光照射)
  (3)切割移植类
  (4)云母片插入类(云母片或玻璃片不透水,可阻碍生长素的横向或纵向运输)
  ①云母片插在生长素作用部位之下,故将弯向光源生长;②云母片插在生长素作用部位之上,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导致不能生长;③只有尖端右侧的生长素可以作用到下边,
  小专题二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核心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反射弧的5个基本环节和 兴奋传导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是指感觉(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传出) 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等。
  (2)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但在反射弧的前三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完好的情况下能产生感 觉,产生感觉不属于反射。
  (3)反射弧中兴奋的单向传导,取决于突触部位兴奋的单向传递。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小专题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核心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组成与功能
  (1)内环境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关系如下:
  (2)具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归纳 如下:
  体内细胞  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等)  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和组织液
  淋巴中混悬着的淋巴细胞  淋巴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组织液
  (3)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等。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和Cl-。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有利于pH的相对稳定。
  2.内环境稳态维持的基本途径
  (1)机体各种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10•福建卷,1)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  )
  A.浆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效应T细胞
  2.下表为测定的人体细胞外液(表中没列出淋巴的测定数据)与细胞内液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成分
  (mol/L) Na+ K+ Ca+ Mg+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 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2010•上海卷,12)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落不明                                                        (  )
  A.发热和寒颤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4.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Cl-)进入细胞内,正确的判断是                                                              (  )
  A.使Na+通道开放            B.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保持不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