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ppt141
- 资源简介:
共34张,本课件制作精美,操作性强,适合公开课教学,有配套教学设计约5020字。
《道士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般常识。
2、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4、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品味重要语段,把握作者的观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自主合作探究法:自己发现、解决问题,师相机点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方,来到一片戈壁荒滩,此时正值傍晚时分,忽见眼前金光闪动,仿佛千佛跃动,背后五彩云霞,绚丽辉煌,于是心有所动,便广为化缘,在次建造佛像,遂使之成为佛教圣地。同时,历经千年的积聚,这里已成为宏伟瑰丽、举世无双的艺术博物馆。这片神奇的土地就是——敦煌!这里的每件艺术品都价值连城,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几件。此时,我们深为老祖宗的聪明才智所折服。然而,谁能想到,上世纪初,敦煌的艺术品竟大量流失,散落于异国他乡?国宝流失,谁之过?今天,学者散文大师余秋雨将带领我们重温这段伤心岁月。
二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藏有11050册,日本私人藏有592册,此外还有2700余册分散于各地。
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危山下发现莫高窟。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三、朗诵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字词
2、抽读课文,点评
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3、 学生自由读课文,归纳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4、 拟小标题,交流
(一)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二)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三)一种痛心: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四)敦煌在中国:屈辱与光荣
或者:
(一)、道士塔中王圆箓
敦煌石窟枉守护
(二)、无知道士瞎折腾
灿烂文化毁灭中
(三)、只因物多运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