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3/2 10:36: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60个字。

  阳泉六中“四环节”教学模式学案设计(正页)
  主备乔美莲集备李晓颖董永红赵艺杰王丽萍
  学习内容 《马说》 第二课时
  (一)背诵竞赛
  组长课前抽背诵组员的名单及背诵序号。按序号背诵,按组员编号加分,每错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最后记录每组的得分。或小组齐背竞赛。或抽段板演。
  (二)整体把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并填空。
  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
  (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食马者”喻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2.本文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象?
  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3.“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第三段“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排比。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无知、愚妄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
  5.本文描述了“千里马”怎样的悲惨遭遇?有什么作用?
  遭遇是——“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人才终生被埋没,才能不得施展的无可奈何的痛苦。
  6.本文在布局谋篇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阐述“世有伯乐”的重要性;然后阐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论证“世无伯乐”的危害性;接着刻画食马者浅薄、无知的丑态;最后点明主旨——“不知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