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在山的那一边》教学设计
北岳中学 武桂梅 037005
【教学设想】
本诗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第一首当代诗歌,因此要从朗读上着手,引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要让学生对诗句的品味有自己的体会,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学思路为:朗读训练——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品味语言——自由发问——比读一诗。
【实施过程】
一、朗读训练。
老师范读,并教给朗读的方法:重音、停顿、节奏、情感。第一小节要读出童心的好奇,第二小节要读出感悟的激情。学生学读。老师播放钢琴曲《海边的星空》,学生和着乐曲朗读全诗。
二、理解内容。齐读后探究:
1、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诗所描写的内容,该怎么说呢?(我渴望海、追寻海的过程)
2、本诗分为两节,这两节诗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从两节诗所写的时间、事情、心理、方式四个方面来比较这两首诗。
明确:从时间看:第一节写我童年时期,第二节写我长大以后;从事情看:第一节写我渴望海,第二节写我追寻海;从心理看:第一节写我的向往和困惑,第二节写我的感悟和信念;从方式看:第一节是我与妈妈的对话,第二节是我写读者的对话。
三、体会情感。指名读后探究:
1、本诗的山和海除了字面含义外,你认为还应该有什么比喻义呢?
明确:大海比喻理想,山比喻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而群山则是比喻重重困难,而爬山则是比喻艰苦奋斗向理想攀登。
2、那么,你认为作者写这首诗是想告诉读者什么呢?